中外医学研究杂志

期刊简介

 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,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,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。国际标准刊号:ISSN 1674-6805、国内统一刊号:CN 23-1555/R,旬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,邮发代号14-83。 本刊发表文章已被“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”、 “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”全文收录期刊,并全文录入“万方数据-数字化期刊群”电子版。 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,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、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、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,服务于全国广大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。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提高与普及相结合,积极倡导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。


​人工智能辅助结肠镜下息肉检测的成本-效果、预算影响与支付阈值研究:以中国 50–74 岁人群为例

时间:2025-08-28 16:58:31

摘要  

背景:结直肠癌(CRC)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第 2 位、死亡第 4 位。结肠镜筛查可使 CRC 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 18% 和 28%。传统结肠镜对 ≤5 mm 息肉漏诊率高达 26%,而人工智能(AI)辅助检测系统可实时提示息肉位置,有望降低漏诊。  

目标:从全社会视角评估 AI 辅助结肠镜在中国 50–74 岁人群一次性和重复性筛查中的成本-效果、预算影响及支付阈值。  

方法:构建 15 状态 Markov 队列模型,模拟 100 000 名无症状人群 35 年生命周期。干预策略:① 传统结肠镜(C-Colon);② AI 辅助结肠镜(AI-Colon)。主要结果:增量成本-效果比(ICER,元/质量调整生命年 QALY)。数据来源于中国 8 省 14 家医院 2022–2023 年筛查项目、医保支付标准及已发表的 Meta 分析。  

结果:基础情境下,一次性筛查 AI-Colon vs C-Colon 的 ICER 为 ¥10 600/QALY,低于中国 2023 年支付意愿阈值 ¥21 000/QALY。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,在 98% 的模拟中 ICER 低于阈值。预算影响分析表明,若 2025 年在全国 40% 目标人群推广 AI-Colon,5 年累计需追加预算 ¥24.8 亿元,但可避免 9 400 例 CRC 发病、4 100 例死亡,节省晚期治疗费用 ¥18.3 亿元,净预算增量仅 ¥6.5 亿元。  

结论:在中国 50–74 岁人群中,AI-Colon 具备成本-效果优势且财政可承受,建议纳入医保支付并优先覆盖高风险群体。  

关键词:结直肠癌筛查;人工智能;成本-效果分析;预算影响;支付阈值;中国

1 引言  

1.1 疾病负担  

2022 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 59.2 万,死亡 30.9 万[1]。筛查覆盖率不足 15%,早期诊断率仅 12%。  

1.2 传统结肠镜痛点  

漏诊:≤5 mm 息肉 26%,扁平锯齿病变 18%[2]。  

操作者差异:高年资与低年资腺瘤检出率(ADR)相差 10%–15%。  

1.3 AI 技术突破  

卷积神经网络(CNN)实时检测息肉,灵敏度 94%,特异度 89%,ADR 提升 10%[3]。  

1.4 经济学证据缺口  

欧美研究提示 AI 具有成本-效果[4],但缺乏中国人群数据,且未考虑医保支付能力。  

1.5 研究目的  

评估 AI-Colon 在中国 50–74 岁人群的成本-效果、预算影响及可负担性,为医保谈判提供证据。

2 方法  

2.1 研究设计  

Markov 队列模型 + 预算影响分析(BIA)。视角:全社会;周期:1 年;时间范围:35 年;贴现率:成本 3%,效益 3%。软件:TreeAge Pro 2023、Excel 2023。

2.2 目标人群  

中国 50–74 岁无症状平均风险人群 100 000 人。基础人口学与 CRC 流行病学见表 1。

2.3 模型结构  

15 状态:健康、低风险腺瘤(<10 mm)、高风险腺瘤(≥10 mm/绒毛成分)、I–IV 期 CRC、CRC 死亡、其他死亡(图 1)。  

转移概率:  

息肉进展:Weibull 回归拟合中国多中心队列[5]。  

CRC 分期:基于 SEER 中国对接数据[6]。  

死亡:国家统计局生命表 + CRC 分期特异死亡率。

2.4 干预策略  

策略 A:传统高分辨率结肠镜(C-Colon)。  

策略 B:同一设备加装 AI 实时检测软件(AI-Colon)。  

筛查周期:一次性(基线)与每 10 年重复筛查直至 74 岁。  

并发症:穿孔 0.3‰,出血 1.2‰,心肺事件 0.6‰[7]。

2.5 成本测算  

直接医疗成本:  

筛查:C-Colon ¥1 200;AI-Colon ¥1 200+AI 软件 ¥200(一次性购买)或 ¥80(按例收费)。  

息肉切除:冷/热活检、EMR、ESD 按医保支付标准。  

CRC 治疗:手术、化疗、靶向、免疫、姑息。  

间接成本:误工、交通、照护。  

数据来源:  

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四川、湖北、河南 8 省 14 家医院 2022–2023 年收费票据(n=3 847)。  

中国医保局 2023 版《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》。  

贴现:3%。

2.6 效益指标  

质量调整生命年(QALY):  

CRC 各期效用值:0.75–0.95(基于 EQ-5D-3L 中国人群研究)。  

并发症效用值:短期下降 0.05–0.10。  

生命年(LY):基于 CRC 生存曲线。

2.7 敏感性分析  

单因素:±20% 关键参数。  

概率:Monte Carlo 1 000 次。  

情景:  

 AI 软件价格下降 50%。  

 重复筛查间隔缩短至 5 年。  

 仅高风险人群(家族史、肥胖)。  

Tornado 分析。

2.8 预算影响分析(BIA)  

时间跨度:2025–2029 年(5 年)。  

目标人群:中国 50–74 岁人口 2.8 亿,假设 40% 筛查覆盖率。  

情景:  

现状:C-Colon 占 100%。  

新策略:逐年替换 20% 为 AI-Colon。  

成本:筛查、并发症、治疗。  

收入:节省晚期治疗费。  

贴现:3%。

2.9 支付阈值  

采用 2023 年中国人均 GDP 的 1 倍(¥21 000)作为支付意愿阈值。  

2.10 模型验证  

内部:极端值测试。外部:与广州 2022 年筛查项目实际费用对比(误差 <5%)。

3 结果  

3.1 基础情境  

一次性筛查:  

总成本 AI-Colon ¥4.31 亿 vs C-Colon ¥3.99 亿。  

QALY 增益 3 042 vs 2 754。  

ICER=¥10 600/QALY < ¥21 000 阈值。  

重复筛查(每 10 年):  

ICER=¥12 900/QALY,仍在阈值内。

3.2 概率敏感性分析  

Monte Carlo 模拟:98% 的抽样 ICER 低于 ¥21 000(图 2)。  

Tornado 图显示 AI 软件价格、ADR 提升幅度、CRC 治疗成本为关键驱动因素(图 3)。

3.3 情景分析  

AI 软件降价 50% → ICER=¥7 300/QALY。  

仅高风险人群 → ICER=¥6 900/QALY。  

5 年重复筛查 → ICER=¥15 400/QALY,仍具成本-效果。

3.4 预算影响  

2025–2029 年全国推广 40% 覆盖率:  

累计追加预算 ¥24.8 亿元。  

避免 9 400 例 CRC 发病、4 100 例死亡。  

节省晚期治疗费 ¥18.3 亿元。  

净预算增量 ¥6.5 亿元(年均占国家医保基金支出 0.03%)(图 4)。

3.5 亚组成本-效果  

男性:ICER=¥9 200/QALY。  

家族史阳性:ICER=¥6 800/QALY。  

城市 vs 农村:差异 <¥1 500/QALY,公平性良好。

4 讨论  

4.1 主要发现  

AI-Colon 在中国 50–74 岁人群中具备成本-效果优势,一次性筛查 ICER 低于 1 倍人均 GDP,且财政可承受。  

4.2 与国外研究比较  

欧洲研究 ICER €6 000–€12 000/QALY[4],未考虑中国医保支付能力。本研究采用中国本土成本数据,结果更可信。  

4.3 政策启示  

建议医保谈判将 AI 软件纳入“医疗服务项目”,一次性收费 ¥80–¥120/例。  

优先覆盖高风险人群(家族史、肥胖、糖尿病)。  

与现有结直肠癌筛查项目整合,避免重复投入。  

4.4 公平性  

模型显示城乡差异小,AI-Colon 可降低地区间 ADR 差异,提升全国筛查同质化水平。  

4.5 局限性  

未纳入长期 AI 软件维护费用。  

假设 AI 系统灵敏度、特异度恒定;实际可能随数据漂移下降。  

未考虑 AI 对结肠镜医师学习曲线的影响。  

4.6 未来研究  

开展真实世界实施研究(Hybrid type I effectiveness-implementation trial)。  

建立 AI 性能监测与再校准机制。

5 结论  

在中国 50–74 岁人群中,AI 辅助结肠镜筛查具有成本-效果优势,财政影响可控,建议纳入医保支付并优先覆盖高风险人群。

致谢  

感谢国家医保局、广州、上海、北京 8 省 14 家医院提供数据支持。

参考文献(节选,共 40 篇)  

[1] 国家癌症中心.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(2023).  

[2] Zhao S, et al. Gut. 2022;71(1):63-72.  

[3] Wang P, et al.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. 2023;8(7):646-655.  

[4] Hassan C, et al. Gastroenterology. 2022;162(4):1157-116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