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期刊简介
《中外医学研究》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,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,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。国际标准刊号:ISSN 1674-6805、国内统一刊号:CN 23-1555/R,旬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,邮发代号14-83。 本刊发表文章已被“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”、 “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”全文收录期刊,并全文录入“万方数据-数字化期刊群”电子版。 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,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、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、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,服务于全国广大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。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提高与普及相结合,积极倡导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。
夏日空调使用指南:告别空调病,健康又凉快
时间:2025-05-27 15:12:50
夏天一到,空调就成了救命神器,但吹久了总有人抱怨头疼、鼻子堵、关节酸痛,甚至反复感冒。这些“空调病”其实不是空调的错,而是我们用错了方式。今天就来聊聊,怎么把凉快和健康同时揣进兜里。
温度控制:别让身体坐过山车
把空调调到26-28℃是最舒服的区间,这个温度既不会让汗珠子吧嗒掉,也不会冻得直哆嗦。关键是要控制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℃,比如外面35℃,屋里突然降到24℃,血管猛地一收缩,头疼立马找上门。就像从火炉跳进冰窟窿,再结实的身体也扛不住这么折腾。晚上睡觉可以调高1-2℃,搭配薄毯子更保险。
风向玄学:冷风也会“拐弯”
对着脸吹空调的人,十个有九个会打喷嚏。空调出风口要调成向上或水平方向,实在不行就花十几块钱装个挡风板,让冷风先撞墙再慢慢飘下来。重点保护后颈、膝盖这些“怕冷特区”,办公族可以在抽屉备条丝巾,感觉凉了就搭脖子上。记住一个原则:凉而不冷,才是最高境界。
换气秘诀:给房间“透口气”
密闭空间吹空调超过3小时,空气比地铁车厢还浑浊。每两小时开窗10分钟,新鲜空气能冲淡霉菌和二氧化碳。如果嫌开窗热,可以把风扇放窗边往外吹,形成简易换气系统。晚上睡觉前务必关空调开窗半小时,否则第二天起来嗓子干得像撒哈拉——这可是细菌最喜欢的干燥环境。
清洁陷阱:看不见的细菌工厂
滤网发黑的空调,吹出来的风都是带“佐料”的。每年夏天开机前要深度清洗滤网,用中性洗涤剂泡半小时,冲干净再暴晒杀菌。更专业的蒸发器清洁可以找售后,毕竟那里藏着的霉菌军团,可能就是让你咳嗽的元凶。别忘了顺带擦擦电扇叶片,这些电器都是隐形的灰尘收集器。
关节保卫战:和“人造寒风”和解
关节痛的人吹空调,就像在伤口上撒冰渣。中医说的“寒湿入体”就是这个道理——低温会让肌肉血管收缩,关节滑液变黏稠,骨头缝里像灌了胶水。建议穿七分裤时套个护膝,在办公室放件开衫。如果已经觉得膝盖发僵,可以用手掌快速摩擦发热再捂在关节上,相当于给生锈的齿轮滴润滑油。
感冒迷思:空调不背锅
很多人以为吹空调直接导致感冒,其实是低温削弱了局部免疫力,让病毒有机可乘。就像熬夜不会直接生病,但会让防御系统打瞌睡。关键要避免满头大汗时突然冲进空调房,先用毛巾擦干再慢慢降温。体质弱的人可以喝点姜枣茶,生姜里的姜辣素就是天然的“暖气片”。
最后提醒大家,空调房里放盆水或加湿器,湿度控制在40%-60%,皮肤和呼吸道才不会抗议。毕竟我们追求的不是北极的严寒,而是树荫下的清凉——那种带着微风和青草香的夏天,才是记忆里最舒服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