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外医学研究杂志

期刊简介

 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,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,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。国际标准刊号:ISSN 1674-6805、国内统一刊号:CN 23-1555/R,旬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,邮发代号14-83。 本刊发表文章已被“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”、 “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”全文收录期刊,并全文录入“万方数据-数字化期刊群”电子版。 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,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、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、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,服务于全国广大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。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提高与普及相结合,积极倡导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。


实证论文讨论环节的构成要素与逻辑顺序

时间:2024-05-22 10:48:06

在实证论文中,讨论环节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它衔接了数据结果与结论部分,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。然而,不少论文在这一环节上显得薄弱,要么缺失,要么内容过于简略或者重复前文。为了提升论文的整体质量,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讨论环节的构成要素及其逻辑顺序。

一、实证论文讨论环节的核心内容

讨论环节是实证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其篇幅应与前面的文献综述或引言部分保持相应的平衡。在讨论中,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核心内容:首先,要明确论文中提出的假设是否得到了数据的支持;其次,详细解读调查结果,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;最后,探讨这些结果与已有研究理论之间的联系,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学术视野。

实际上,讨论环节与文献综述是相辅相成的。文献综述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预期结果,而讨论环节则是对这些预期结果的回应和解读。因此,在讨论中,我们应始终围绕论文的中心主题展开,不断提醒读者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价值所在。同时,讨论环节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,全面回答研究问题,避免局限于单一的假设或变量。

二、实证论文讨论环节的逻辑顺序

撰写讨论环节时,建议作者遵循以下逻辑顺序,以确保内容的条理清晰、层次分明:

  • 引言段:首先简要回顾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,然后概括性地介绍研究的主要发现,为读者后续的阅读提供指引。

  • 知识贡献阐述:接下来,详细阐释本研究对已有知识的贡献或补充。可以围绕“现在已知而过去未知的是什么?”、“本研究与前人研究有何不同?”以及“本研究对解决原始问题有何帮助?”等问题展开讨论。

  • 结论意义分析:深入探讨研究结果对相关理论和研究样本的意义。解释研究结论是如何有助于阐释所关注的现象,并强调研究情境的重要性。同时,联系每一个假设,详细阐明如何得出特定结果的过程。

  • 与基础理论联系:将研究结果与相关的基础理论相联系,探讨它们的契合度或差异。分析结论是否符合、修正或挑战了现有理论,并解释可能的原因。此外,还应从整体的角度撰写这部分内容,避免局限于单个假设或变量。

  • 与以往证据对比:将研究结论与以往的证据进行对比分析,解释相似性或差异性的原因。特别关注不吻合的情况,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,如样本特性等。

  • 研究局限性讨论:客观分析本研究在概念、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局限性。这些局限性可能指向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突破口。

  •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:基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未解决的问题,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。

  • 实践意义探讨:最后,探讨研究结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。例如,为相关组织、管理者或政策制定者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。